> > >
    新发布的AI好像要科技革命了,但回顾历史有几次科技革命是改变生活状况的,还是在重复劳作,再智能也不能让高强度低福利的方式降下来,必须要稳定。

    欧洲贵族早期在机械发展时,最先使用的那批人是阿美农场主、资产大亨,方便出行的方式有很多种,这只是多了一种而已。对于社会运转也是可有可无,美丽坚能产出这么多台车,也是因为刚好框架稳定了,可以进行量产,也就是开始改变普通人的格局了。

    “可以看出AI时代还是互联网时代都不属于普通人、或许有人因此突破了圈层但必定是少数,AI可以不干活,但人怎么可能不干活呢?荒废和颓废是会出问题的,二八原则也会让AI的受益人降下来,如果都闲下来那社会还怎么进步和运转。”

    那么以前几次科技革命的流程来说,就是先出现在头部企业和企业家、再出现到可以进行推广的阶段、然后普通人可以改变生活,也是这项技术秩序成熟、可以进行量产。

    “非普通人,怎么样都可以,在历史中生活质量说实话,不会因为科技改变多少,只是换了种生活方式。那么普通人到底在等什么、或者说靠等能等来什么呢?”

    很多东西都不是等来的,也是水到聚成来的,期盼下一个时代来临不如先在这个时代过好,就想读书这个伪命题一样,终究是要淘汰百分之八十的人,那为什么不提前收手,找寻出路。

    我期盼着读到大专靠学校普通就好了、期盼着读了本科靠学校平台就好了、期盼着毕业就好起来了、期盼着工作之后就好起来了。

    从我高中时就想过,读书不能渐渐的改变生活,打工可以当然要有技术的那种,所以当时就在决定要去哪儿发展,而不是一头扎进去,实事也证明读书和生活是两码事,普通人生活都还没解决光想着读书了,能保证自己不是百分之八十的人吗?

    “当然社会流动大了也不好,就像现在,和初中毕业出去一样,现在的学生,没有技能、不熟悉社会、没有父母帮衬,和初中生有什么区别,还比不过初中生一开始就学技术,我也是在框架下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扩招进学校的.”

    说了这么多例子,就是想说学校和社会从来不是避风的港湾、家庭才是,因为家庭是你来源的地方,就像生命形成需要特定的环境一样,家庭有你生存的必须。但也要知道搞自己扛起家庭了。

    如果家庭也成为不了港湾,那么期盼好运来到自己头上,不管是理论还是实际都是不可能的,书不用翻终究只有一人,还是要回到现实,很多人在编织好的美梦中沉沦,想着等来的幸福和后人的智慧,这些都不切实际、科技革命来了也改变不了普通人什么。

    “因为二八原则的历史太久远了、可能只有出现人类站立起来到使用工具、开始群居、慢慢学会分工合作。这种前所未有的跨时代的生命革命出现,才会出现新秩序,而这种漫长的过程只能说不适合醒悟的人。”

    这种情况就不是等来的了,而是有待后人不断研究这种改变、生命起源如此的情况了,所以接受普通人的命运是起点、不依靠明面上的东西是第一步、有机会是第二步、找到方向是第三步。